作者卢小涛
循环经济是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实践模式,它强调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表现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经济增长方式,做到“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构建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和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对保障资源安全,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一、国家政策持续利好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循环发展引领行动》《“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等,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继2023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后,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再度升级。同样,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强废弃物循环利用,大力推广再生材料使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健全绿色消费激励机制,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二、产业发展成效显著
根据国家发改委统计,2020年我国主要资源产出率比2015年提高了约26%,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源消耗大幅下降,单位GDP用水量累计降低28%。2011-2022年,我国主要再生资源回收量从1.65亿吨上升至3.71亿吨,2012-2022年CAGR为7.78%;我国主要再生资源回收额从5763.90亿元上升至13140.5亿元,2012-2022年CAGR为7.66%?!?024—2030年中国再生资源行业市场竞争策略及未来发展潜力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再生资源回收总量达37636万吨,回收价值共计12988.8亿元。2024年上半年全国新增3160个智能化社区废旧物资回收设施,机动车回收量同比增长24.8%,共完成了30万千瓦风电回收,回收的风机共产生了约70多吨铜、300多吨的铝、2000多吨的复合材料以及20000多吨的废钢。
三、国资央企成立,开启国家顶层设计
国有企业在资源开采和冶炼行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力量。2024年10月,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成立,股东成员包括中国石化、中国宝武、中国五矿、华润集团、中铝集团等多家中央资源型企业。习近平总书记就组建中国资环集团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组建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是党中央着眼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表明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进入了国家顶层视线,并从国家层面行动起来。中国资源循环集团业务涵盖线下资源回收网络建设和废钢回收、电子产品等耐用消费品回收和以旧换新、新能源汽车和电动自行车废旧电池业务、退役风电和光伏设备回收、废有色金属回收以及废塑料回收加工等。以金属制品等可再生资源为核心,中国资源循环集团可以衍生出一系列废旧产品回收业务,是我国循环经济领域发展的新型企业形态。地方上,河南、广西、湖北、广东、江西、江苏等积极筹建省循环经济产业集团。
建筑央企正加快布局循环经济,力图拓展新赛道。如中铁建安工程设计院与超过20家单位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涵盖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煤矸石综合利用等八大产业板块,显示了向循环经济转型的决心。通过“N+OD”模式的探索,中铁二十局形成了“1+4+N”的双碳产业体系,构建起一个强大的产业资源库,为建筑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思路。中国建筑在广州白云区打造的中建新型建造循环经济产业园于2024年10月试运营。该项目集聚建筑废弃物处理、高性能混凝土、装配式建筑等全产业链,打造成全国首个“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一体化园区。
四、经济发展转型加快,循环经济未来潜力空间巨大
以光伏设备回收为例,光伏装机规模自2014年开始出现“爆发式”增长,从2013年的1943万千瓦到2023年的60949万千瓦,十年时间扩张了30倍左右。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2030年全球光伏组件将迎来回收大潮(约800万吨)。对于我国来说,2030年需要处理的光伏组件回收量预计达到150万吨,而到了2050年,这个数字可能会增至大约2000万吨??悸堑狡?、技术迭代等因素影响,从2025年起,我国光伏退役潮将全面开启,废弃光伏组件的回收与再利用预计将成为行业发展下一个要点。据中国绿色供应链联盟光伏回收中心测算,2024年上半年光伏组件退役处置规模约15.75万千瓦,产生废铝约2520吨、废玻璃约11025吨、废硅晶片约787.5吨。2025年我国开始产生大批量的退役光伏组件,2030年出现高峰产值可达130亿元,2040年迈入千亿级别,产值将增至1500亿元人民币。
以“四机一脑”为例,生产量自2010年以来大幅增长,而“四机一脑”的平均报废周期为10-15年,理论上2020年之后将迎来四机一脑报废高峰期,大幅拉升电废拆解需求。我国手机待报废量在“十四五”时期将达到60亿部?。根据中国物资再生协会的数据,我国平均每年产生6亿至7亿部废旧手机,其中回收处理量约为2亿至3亿部。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提出,2025年,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年产值将达到5万亿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提出,到2030年节能环保产业规模达到15万亿元左右,大宗固体废弃物年利用量达到45亿吨左右,主要资源产出率比2020年提高45%左右。
五、行业主要机遇
在近20年的实践探索中,我国虽然通过广泛利用产业废弃物、废旧物资回收以及发展绿色环保产业等措施,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但尚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及其产业强调的是系统性、整体性、结构性和动态性的节约,其运行过程和结果都具有综合性。然而,当前我国资源循环型产业主体仍以分散型中小企业为主,大型企业相对较少,且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供需关系尚未得到充分协调和匹配。一些产业链较短,耦合性弱,高价值产品及相关高端技术产业较为匮乏。从行业看,建企既可整合资源直接参与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亦可以参股、承建、委托运营、合作联盟等方式参与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
六、综合建议
我国循环经济产业正从过去的以回收生意为主发展为具有高科技属性的新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从单纯解决资源问题、环境问题,转变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在如此大背景下,传统建企亟需把握趋势,积极布局循环经济领域??陕氏染劢褂诮ㄖ试椿谩⑼艘鄯绲绾凸夥璞富厥沾淼纫滴癜蹇?。利用传统施工与产业链优势,积极探索新模式新业态,如“EPC+运营+回收”一体化模式;“产业联盟+共享工厂”模式;“互联网+循环经济”平台模式等。
欢迎转发,禁止以本文编辑版本转载,如需转载请与【慧朴精益建造】微信公众号联系开白名单,021-61997709